“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”的另一种说法

“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”的另一种说法

[文章作者:蒋潇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mo2g.com/view/109/ ]

在我们看宫廷片的时候我们总觉得那个皇帝真昏庸,觉得那个说真话的大臣怀才不遇,小人得志.其实换到现在的职场,老板就好比是皇帝,他可以决定你的“生死”,而那些提出意见得不到认可的就认为是皇帝昏庸不听忠言,忠言逆耳.而那些小人的话,皇帝就听的进去,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行.

在我们看宫廷片的时候我们总觉得那个皇帝真昏庸,觉得那个说真话的大臣怀才不遇,小人得志。其实换到现在的职场,老板就好比是皇帝,他可以决定你的“生死”,而那些提出意见得不到认可的就认为是皇帝昏庸不听忠言,忠言逆耳。而那些小人的话,皇帝就听的进去,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行。

在以前我也会有这种想法,觉得皇帝不可理喻,但是现在想想,为什么小人能得到皇帝的喜欢,而所谓的忠臣不能。往往人们会认为是良药苦口,太苦所以皇帝不吃。事实也确实是这样,就像现在的老板,一般都喜欢下属做出好成绩,提出公司发展一片大好,而不愿意听到那些可能是事实的坏消息或者让自己更烦的事情。

图片2.jpg  

是的,一个普通的领导尚且如此,更何况高高在上的皇帝呢。良药苦口就在于“良药”两个字,怎么让吃药的对象觉得你让他喝的是良药,这是关键,否则就算你是神药,我想也不会有人愿意喝的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会有一些所谓的忠诚不得志。

我们自己都知道太苦,为什么还要皇帝喝呢?毕竟皇帝是s尊贵的,普通人都不一定会喝,更何况是皇帝呢?那么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把一碗苦药端到皇帝的面前说“皇帝你喝吧,良药苦口”,我们就不能换一种方式吗?我们不可以把苦药的味隐藏起来,做个漂亮的外衣,那皇帝还会不喜欢吗?所以一切都是要想方法,硬来是最省事的,但是硬来不行的时候,我们可以想想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方法。

借用下面的故事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“忠言不必逆耳,良药未必要苦口”:

山顶住着一位智者,他胡子雪白,谁也说不清他有多大年纪。男女老少都非常尊敬他,不管谁遇到大事小情,他们都来找他,请求他提些忠告。但智者总是笑眯眯地说:“我能提些什么忠告呢?”

这天,又有年轻人来求他提忠告。智者仍然婉言谢绝,但年轻人苦缠不放。智者无奈,他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,两撮钉子,一撮螺钉,一撮直钉。另外,他还拿来一个榔头,一把钳子,一个改锥。图片3.jpg

他先用锤子往木条上钉直钉,但是木条很硬,他费了很大劲,也钉不进去,倒是把钉子砸弯了,不得不再换一根。

一会儿功夫,好几根钉子都被他砸弯了。最后,他用钳子夹住钉子,用榔头使劲砸,钉子总算弯弯扭扭地进到木条里面去了。但他也前功尽弃了,因为那根木条也裂成了两半。

智者又拿起螺钉、改锥和锤子,他把钉子往木板上轻轻一砸,然后拿起改锥拧了起来,没费多大力气,螺钉钻进木条里了,天衣无缝。

而他剩余的螺钉,还是原来的那一撮。

智者指着两块木板笑笑:“忠言不必逆耳,良药不必苦口,人们津津乐道的逆耳忠言、苦口良药,其实都是笨人的笨办法。硬碰硬有什么好处呢?说的人生气,听的人上火,最后伤了和气,好心变成了冷漠,友谊变成了仇恨。我活了这么大,只有一条经验,那就是绝对不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。当需要被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,我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”。

“忠言不必逆耳,良药不必苦口”,在人际交往中,要学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。这样,你的人际关系才可能和谐。

评论:

  1. 暂无评论...
  2. 我来说两句:

      切换  

    磨途歌检测发现,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要想使用画板模式,请先更新浏览器

      切换  

    磨途歌随机验证码